云桥生物客户热线:  13325216767   /   13905331188

除了复宏汉霖、信达,我国1000亿级抗体药市场都有哪些玩家?最新竞争格局一文全了解
[2019/6/17]

 

除了复宏汉霖、信达,我国1000亿级抗体药市场都有哪些玩家?最新竞争格局一文全了解

值得关注的 医药时间 4月26日

最近,抗体圈热点不断。

 

FDA于4月18日发布《双特异性抗体研发项目》行业指南草案,目前有超过二十多家公司在开发双特异性抗体,癌症治疗的下一个前沿很可能涉及这些基因工程重组抗体。

 

国内,4月25日,继利妥昔单抗注射液(HLX01,汉利康)获批和阿达木单抗注射液(HLX03)申请上市之后,复宏汉霖宣布其开发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(HLX02)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,这是复宏汉霖申请上市的第3个生物类似药。

2018年全球药品销售TOP10中,有6个是单克隆抗体(阿达木单抗、帕博利珠单抗、曲妥珠单抗、贝伐珠单抗、利妥昔单抗、纳武利尤单抗)和2个抗体融合蛋白(依那西普、阿柏西普),其中销售额最高的阿达木单抗(商品名“修美乐”)全球销售额高达199亿美元,不断刷新药物销售史。而未来我国抗体药市场也将超过1000亿级。

正如信达生物董事长俞德超博士所说,如今做药的没有一个人不关心抗体药。医药君特别从靶点出发,总结出国内抗体药最新研发格局、市场进展情况,以期窥见到我国抗体药发展的全貌。

 

抗肿瘤热门靶点:HER2、CD20、PD-1/L1、EGFR、VEGF(R2)

 

抗肿瘤药物传统的化学治疗,使用的是细胞毒性药物,往往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造成很大杀伤,靶向性、特异性很差。

 

而抗肿瘤单抗则属于新型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类别,根据癌细胞发生、免疫逃逸的过程中的某些关键靶点发生作用。

 

图:抗肿瘤治疗原理图解

资料来源:《医学免疫学》曹雪涛主编

 

1. 对HER2阳性乳腺癌和胃癌疗效优秀的抗HER2单抗

 

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(HER2)是EGFR家族的一种蛋白。其过表达会导致细胞无限分裂产生癌变。大约25%~30%的乳腺癌和10%~30%的胃癌、食管癌是HER2过表达的亚型。抗HER2的单抗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和胃癌有良好的疗效。

 

目前国内进展最快的是三生国健,已经于2018年9月提交NDA,预计将在2019年获批上市,另外处于III期临床的有安科生物、百奥泰、海正药业、沃森生物(嘉和生物)、正大天晴

 

表:抗HER2的抗体药物研发格局(截至2019.2)

 

2. 针对CD20阳性血液肿瘤的抗CD20单抗

 

CD20表达于发育各阶段的B细胞表面(除浆细胞外)。在白血病、淋巴瘤等多种血液肿瘤细胞的表面均有CD20的表达。

 

CD20的单抗对可以通过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(ADCC)、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(CDC)、单抗与CD20结合导致靶细胞程序性死亡(PCD)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。

 

目前我国在抗CD20类别中进度最快的是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类似药(商品名:汉利康)已经于2019年2月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,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生物类似药。另有信达生物、海正药业、神州细胞处于III期临床

 

表:抗CD20抗体药物格局(截至2019.2)

 

3. 广谱抗肿瘤的免疫检查点PD-1/L1

 

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-1(PD-1)及其配体(PD-L1),PD-1表达于T细胞表面,PD-L1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,当PD-1与PD-L1结合的时候,会阻止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,从而使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逸,继续生长。抗PD-1/L1的单抗可以阻断这种结合,从而促进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,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手段。抗PD-1/L1单抗针对的癌种非常广泛,已经涵盖黑色素瘤、肺癌、肾癌、淋巴瘤、头颈鳞癌、肝癌等等,未来有希望成为抗肿瘤基础疗法,实现“PD-1/L1+X”的广泛应用。

 

目前抗PD-1单抗国内进展最快、已获批上市的是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、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。

 

表:抗PD-1/L1抗体药物格局(截至2019.2)

4. 抑制血管生成、广谱抗肿瘤的抗VEGF单抗

 

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是调节血管生长的关键因子。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多分布于肿瘤血管周围,并且肿瘤学管对VEGF的反应程度高于正常血管,因此可以根据这一原理设计靶向杀伤肿瘤血管的单抗。抗VEGF或抗VEGFR2(VEGF的受体2,对所有VEGF产生应答)的抗体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产,对多种实体瘤有明显效果的抗癌效果,如结直肠癌、肺癌、乳腺癌、肾癌、宫颈癌等。

 

目前国内进展最快的贝伐珠单抗类似药是2018年8月提交NDA的齐鲁制药2019年1月提交NDA的信达生物,另有恒瑞医药、复宏汉霖、正大天晴、华兰生物(华兰基因)、沃森生物(嘉和生物)等多家企业处于III期临床阶段。

 

表:抗VEGF(R2)抗体药物格局(截至2019.2)

 

5. 阻断肿瘤细胞生长的抗EGFR单抗

 

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是细胞上的穿膜受体蛋白,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。肿瘤细胞内的某些突变会导致EGFR不断激活,从而导致无限分裂,产生癌变。

 

EGFR的抗体能够阻断EGFR结合位点,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。抗该靶点的单抗主要适应症包括结直肠癌、鼻咽癌、乳腺癌、头颈鳞癌等。

 

目前我国EGFR的尼妥珠单抗由百泰生物研发,在2008年获批上市,并且公司正在开展3项III期临床以拓宽适应症,另有迈博制药处于III期临床阶段

 

表:抗EGFR抗体药物格局(截至2019.2)

 

6. 其他抗肿瘤靶点

 

除上述五大热门抗肿瘤靶点之外,也有企业对其他相对冷门的靶点进行研发布局,如抗CD47的恒瑞SHR-1603、信达生物的IBI188,均处在临床I期;抗CTLA-4的信达生物IBI310,处于临床I期;抗RANKL的海正药业重组抗RANKL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(HS629)、丽珠集团的LZM004(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抗)、齐鲁制药的QL1206(重组抗RANKL全人源单抗)、沃森生物的GB222(重组抗RANKL人源化单抗),均处于临床I期。

 

表:抗其他靶点的抗肿瘤抗体药物格局(截至2019.2)

 

自身免疫热门靶点:TNF-α、IL系列靶点

 

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机制包括自身抗体介导、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两种类型。

 

传统的自身免疫病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(如氟比洛芬、塞来昔布)、激素、抗炎药等药物,手段单一并且副作用很大。

而抗自身免疫的单抗则针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,对关键步骤的靶点进行特异性抑制,如TNF-α、抗IL-1、IL-6、IL-17A等,实现有效性大大改善,副作用明显减小,使患者得到明显的临床获益。

 

图:自身免疫病治疗原理图解

 

资料来源:《医学免疫学》曹雪涛主编

 

1. 诞生药王修美乐的抗TNF-α单抗

 

自身免疫病的热门靶点——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,它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,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动。TNF-α与其受体的结合会引发细胞凋亡、炎症、肿瘤发生等活动,其功能失调会引发自身免疫疾病,如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多发性硬化症、克罗恩病等等。针对自身免疫病的抗体有很多是靶向TNF-α,通过阻断其与受体的结合而治疗自身免疫病。

 

目前国内在该靶点进展最快、提交NDA的是信达生物的IBI303(阿达木单抗)、百奥泰的BAT1406(阿达木单抗注射液)。

 

表:抗TNF-α抗体药物格局(截至2019.2)

 

2. 种类繁多的抗IL系列单抗

 

白细胞介素(IL)是一种细胞因子,其功能是传递信息、调节和激活免疫细胞、介导T细胞、B细胞的活化,在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,目前已经命名了38种,序号为(IL-1~IL-38),构成了一个复杂精细的IL调节网络。其功能失调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,导致自身免疫病。针对IL通路的抗体药物能够阻断IL与受体的结合,从而起到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效果。

 

目前国内在抗IL类单抗领域相对空白,已有布局的企业均处在I期临床,包括恒瑞医药SHR-1314(Vunakizumab)、嘉和生物GB224(杰瑞单抗)、百奥泰BAT1806(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)、康方天成AK101

 

表:抗IL类抗体药物格局(截至2019.2)

 

3. 其他自身免疫靶点

 

其他靶点国内企业的布局相对较少,目前复宏汉霖布局了抗CD20的HLX01(利妥昔单抗类似药),现处于临床III期、君实生物布局了抗BlyS的UBP1213,目前处于临床I期,荣昌生物的抗BlyS和APRIL的双抗融合蛋白RC18处于III期临床。